中国网郑州2月14日电 河南省委省政府连续五年把“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列为重点民生实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情况怎样?2月14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实事惠民生聚力谋出彩”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36468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完成年度任务的151%,比上年度增加了4811名,服务满意率100%。
争取中央补助资金 1.64亿元
发布会上,河南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吴霄介绍,省残联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加强沟通协调,制定考核验收标准,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等 10部门印发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明确部门职责,强化保障措施,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明确、考核明确,确保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为更好的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省残联强化资金保障,发挥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保障作用,争取中央补助资金 1.64亿元、省级预算安排资金0.75亿元,市、县落实配套资金1.29亿元。
同时,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义务教育等政策共同发力,做好残疾儿童筛查、诊断、康复、入学等工作,不断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866家定点服务机构为残疾儿童提供服务
吴霄在发布会上表示,全省各级各类共有866家定点服务机构为残疾儿童提供服务,其中15家服务机构承担儿童早期干预试点服务。为残疾儿童康复提供便利化服务,郑州市推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结算优化行动”、信阳市资金结算全部实现“一卡通”,基本做到资金结算“不见面”“掌上办”“零跑腿”。
落实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方案,积极推广应用中国残联发布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选派专业人员参加国家级培训班 10期,举办省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班6期,为推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保障。
多举措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
针对不同残疾类别、不同康复服务项目,制定完善康复服务标准、规范。健全康复服务质量检测体系,开展服务质量评价、满意度调查。同时,加强督查落实。省政府每季度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财政部门建立预算资金执行通报和约谈机制,督促各地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切实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审计部门进行跟踪审计,确保资金、政策落实。省残联实行“每周提醒、季度通报、中期观摩、年终验收”的督促机制,确保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及时得到救助。
“今年,省残联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过程管理,注重提质增效,会同相关部门不断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和保障体系,扩大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残疾儿童健康成长。”吴霄表示。(朱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