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南阳9月1日电 (徐浩 袁永强 陈元静)近年来,南阳市宛城区卫健委在健康扶贫工作中实行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残疾病人集中救治兜底保障和医养结合等多种服务,同时不断强化工作措施,优化服务水平,实施“四轮驱动”,助力健康惠民工程。
入户精准调查,确保精准扶贫。宛城区卫健委进一步加强健康扶贫基础数据一致性和准确性的核查,努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开展贫困家庭大病集中救治,积极实施贫困人口慢性病签约服务管理,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和质量,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政策不断完善。2020年宛城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有5088户10577人,其中未脱贫1826户3077人。全区2020年因病致贫返贫率有效降低。
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就医结算服务。2020年1至6月,宛城区定点医疗单位持续实施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区域内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和一站式结算服务,把全区贫困人口10577人信息整合入各医疗单位信息系统,便于就诊、住院时信息及时核对。全区各定点医疗单位累计享受先诊疗后付费1572人次,免收住院押金830万元;累计实施一站式就医结算16536人次。
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通过制作宣传横幅、宣传栏,统一印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手册》30000份,为每个贫困户制作家庭医生联系牌、健康扶贫政策明白牌、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等,对家庭医生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进行宣传,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宣传效果。采取填表等方法调查了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摸清服务人群底数和需求。组建由“全科医生、护士、防保人员”为核心的“签约医生团队”。
2020年1至7月,宛城区八家乡镇卫生院对贫困户居民家庭5088户,贫困人数10577人,已签约5088户,签约人数10577人,贫困户签约率100%,贫困人口签约率100%。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初步实现了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管理的全覆盖,变坐等患者上门为走村入户为居民提供服务,不仅提高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意识,也有利于防治结合和及早干预慢性病发展,同时,基层健康管理能力也得到切实加强。
办理绿卡,降低医疗支出。为贫困人口办理19种慢性病之外10种慢性病绿卡,办绿卡贫困户按照鉴定病种每月在卫生院免费领取100元的药物,截止2020年7月底已经为贫困人口免费提供12万元药物,有效降低贫困人口医疗支出。
做好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对宛城区“健康扶贫管理数据库”中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经民政部门核实核准的农村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中,罹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等30种重大疾病的患者1146人建立大病救治台账,积极开展救治,救治率100%。
应用信息化技术,简化服务流程。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启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能平台,解决居民“签约难、医2疗服务无法整合、健康数据无法监管、服务成本高”和“不愿签、不想签”的签约问题,使居民获得优质的家庭签约履约服务、完整详实的健康档案信息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医疗管理,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的新型就诊观念,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实现信息化管理和智慧决策。
紧密结对有效帮扶。宛城区卫健系统共抽调帮扶责任人85人,分包5个乡镇14个村的236个贫困家庭,同时对高庙镇老薛营村、瓦店镇梁庄村金华镇徐堂村派驻第一书记三名积极做好当地脱贫攻坚工作。
开展特色中医服务。利用宛城区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有需求的老年慢性病贫困户提供优质、便捷、低廉的中医药服务。签约医生对贫困户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保健指导,根据辨识结果提供个性化饮食保健处方、穴位保健指导、运动指导,并免费提供针灸、拔罐等服务。
开展暖心服务活动,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开展健康扶贫暖心活动,卫健委成立四个健康扶贫义诊医疗队,八家乡镇卫生院成立8个义诊医疗队,深入21个贫困村、15个重点村开展卫生下乡免费送医、送药、宣传扶贫政策等,已组织活动100多次,免费发放药物50余万元。
全面消除全区贫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宛城区卫健委扶贫办在全区范围内逐村开展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摸底排查,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清零”台账。经调查全区8家乡镇卫生院、162个村卫生室设施均符合规范要求,卫生院和卫生室工作人员均具备相应执业资格,其中21个脱贫及贫困村卫生室为2017-2019年区财政投资新建标准化卫生室。
规范健康扶贫村档户档中档卡资料管理。宛城区定点医院、乡镇卫生院、村级持续开展规范化健康扶贫档卡资料建设工作,健康扶贫档案盒中包括四本台账:第一本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城乡居民医保参保台账,第二本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门诊慢性病人员台账,第三本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住院报销台账,第四本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签约、体检、大病分类救治等台账。
认真开展对特殊人群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各乡镇成立医养结合医院,对符合条件的人群进行集中医疗救治和康养。成立宛城区精神病医院,目前已入住126人;南阳市二院成立精神病病区,目前已入住118人;宛城区中医院成立残疾人康养中心,目前已入住116余人,以上人员全部实行了政府兜底保障。
宛城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彦说:“在政策保障的前提下,通过多种工作措施的开展,即解决了宛城区上万名贫困群众看病难,又解决了特殊人群的康养生活问题,让广大贫困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脱贫的道路上,我们会一如既往,永葆初心,做好贫困群众的健康守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