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林州8月28日电 位于林州市石板岩镇镇区西7公里处的桃花洞村,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真正实现了“以旅助农、以旅促农、以旅富农”,并于2017年底所有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28日,为切身感受脱贫攻坚战在当地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安阳市“聚焦六稳六保决战脱贫攻坚”主题采访团来到林州市桃花洞村,看当地如何带动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实现脱贫致富。
桃花洞村村支部书记杨松林
据桃花洞村村支部书记杨松林介绍,近年来,村里结合自身旅游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靶向施策,积极探索“公司+农户+贫困户”模式,通过旅游公司与农户签订协议,利用农户的土地、房屋等资源集中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村民从中得到收益。
针对各户的实际情况,因户制宜,通过不同的模式让贫困户实现增收。“一方面采取盘活闲置房屋模式,通过与旅游公司对接,整合农户土地与闲置房屋资源,让农户把自己空置的房屋腾出,租给旅游公司用于旅游开发,由旅游公司出资装修、设计,打造完成后按平均每年160元/平米的价格租给旅游公司,然后收取租金,目前10户贫困户每户至少可获得每年10000元的资产性收益。”杨松林告诉记者,另一方面采取转移就业的模式来帮助村民增收,旅游公司雇佣贫困户在自家搞农家服务,通过务工足不出户取得收入。如贫困户王月美,身体有病需常年吃药治疗,丈夫去世后,家庭十分贫困,自家房屋被改造后,公司雇佣她在自家搞农家服务,她本人每年仅务工就可获得收入24000元。此外,对于房屋不达标,未能和旅游公司签订协议的农户,可通过旅游公司为他们安排公益岗位参与村内环卫保洁实现增收。
桃花洞村一景
“以前这里是最穷的地方,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老百姓就靠种地来维持生活,但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几千块钱。”在采访过程中,村民陈爱英说起过去的苦日子,不禁皱起了眉头。她告诉记者,自从村里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后,旅游公司就把老百姓的房子给租了出去,自己不用动就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老百姓的日子也过得很是安逸。
正在做饭的村民陈爱英
“现在一天起来都忙忙碌碌的,日子过的很充实。昨晚都有十几个人来我这入住咧,今晚预定的又有好几个!”在谈及现在的幸福生活时,陈爱英难掩内心的激动。
据了解,桃花洞村乡村旅游发展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最早是随着太行大峡谷景区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农家乐。经过20余年的发展,目前全村发展宾馆、饭店、农家乐30余家,景点摊位20余个,就业人数130余人,打造了“桃花嫂子面”“山里红”“宜佳庄园”等一批农家乐品牌,如今的桃花洞村已完成了由贫困村向示范特色村的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