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郑州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道路积水成河,地铁公交停运,管城区人民医院防汛工作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党支部书记、院长丁震东靠前指挥,带领由班子成员等组成的防汛小组坚守防汛一线,不时冒雨巡视,各处查看有无突发状况。发现各楼层天花板被水浸泡、往下滴水,立即组织人员,转移物品及住院患者,清理积水,保障患者安全;并紧急发动发电机,保证冰箱温度,保证疫苗、检验试剂、药品质量和效能,并联系疾控中心做好转运交接工作。
夜幕降临,突发停水停电,管城区人民医院的诊疗设备都停止了运行,丁书记强调只要我们医生在,就不停止诊疗活动。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对滞留人员,我们每一个人都伸出自己温暖的双手,尽已所能地提供无私的帮助,尤其党员要冲锋在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暴雨倾城,彰显真情
晚上7点,一位女孩跌跌撞撞地跑进门诊大厅呼救:“快点、快点,有人晕倒了!”急诊科张小记医生赶紧跑到运送病人来的车上查看,患者呼吸心跳都已经停止了,马上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内科值班医生刘欠和李越闻讯带着呼吸气囊飞奔上车参与抢救,外科护士长常爱民迅速为患者建立了静脉通道。由于医院停水停电不具备继续救治的条件,他们四人边紧急抢救边护送患者到上级医院救治。
一位三岁的宝宝胳膊扭伤了,外科李京大夫用丰富的经验帮他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免费给予包扎固定。处理结束之后,宝宝妈妈说,道路积水太深,她们三个人回不了家了,能不能帮她们提供个住宿的地方,缴费也行。中医科护士长、党员志愿者郭红珍,毫不犹豫地为她们铺好了三张病床,免费让她们使用。郭护士长询问过后得知她们还没有吃晚饭,又给她们送去了科里仅有的面包、方便面和香蕉。
深夜,一位男士说,他的父亲患肺纤维化已经多年了,一刻都离不开氧气,现在家里停电了,制氧机无法工作,老人呼吸困难,危在旦夕,医院能不能送去一桶氧气或者把老人接到医院。因道路积水救护车已不能通行,内科护士苗睿赶紧灌了两袋氧气让他带回家应急,说用完了随时过来。
凌晨一点,金城街一位居民突发心脏病,内科医生刘欠、张小记和护师蔡俊楠三人带着急救药品冒雨蹚水前往患者家中救治,直至患者转危为安才返回医院。
第二天有大批受伤患者急需治疗,慢病患者急需用药,为了方便病人就诊,我院支委院委班子紧急商议后,决定在大门口设立“信用门诊综合服务处”,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疾病咨询、心理疏导和基础治疗,所有患者仅登记姓名、电话,就可以享受到需要的医疗服务。
中午,一名孕妇面色苍白、疲惫不堪地走进医院,她在燕庄地铁站困了一夜,刚被解救出来,十分担心宝宝的健康。没有电,彩超和胎心监护都做不了,电梯也无法运行,为了让孕妇节省体力,减少奔波,更好地保障母子平安,妇科医生高伟和护士陈宇芳带着胎心听诊器从二楼诊室跑到门岗给孕妇听胎心,做检查,高伟医生触诊发现孕妇肚子比较硬,有宫缩,就一边开导一边带她到输液大厅吸氧休息,经过一系列处理以后,孕妇宫缩缓解,情绪平稳,放心地回家了。
下午一位膝盖疼痛难忍的男士,经外科主任耿海林诊断后,给予神经阻滞治疗,疼痛立即减轻。一位脚趾受伤女士一瘸一拐走进医院,是外科医生周亚飞从三楼病房跑过来,帮她检查处理,交待她如何冰敷,如何喷药等等注意事项。
................
一束微光,温暖心房
住院部一片黑暗,住院患者看着窗外一片汪洋,暴雨如注,心内恐慌。防汛小组第一时间带来了应急灯和蜡烛,医护人员手持电筒为患者检查、治疗。值班护士们一遍又一遍地巡视病房,查看患者液体,安抚患者情绪,同时查看天花板有没有坠落的危险,不时清扫地上积水,随时排除隐患,保障患者安全。患者说,只要看到护士站这束微光,心中便不再恐慌,充满了希望,这份微光,温暖了心房。
天亮了,住院患者需要继续治疗,病房内光线昏暗,护士们把患者集中在护士站等光线明亮的地方输液,便于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进展。
“河”你一起共渡“南”关
副书记高喜景和纪检委员赵瑞在巡查昏暗的大厅时,碰到一位茫然无助女孩,主动上前巡问。女孩在寻找和她一同进入医院的三位小姐姐。她们素不相识,一起从地铁里疏散出来,积水太深不敢继续前行,只能结伴进入医院,结果还走散了。高书记和赵主任赶紧安慰她,让她先在放射科等着,遇到三位小姐姐后把她们带到放射科与她汇合,等查完房以后给她们安排住处。放射科柴宛玉大夫看到她们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赶紧找来自己干净的工作衣让她们换上。
我院还妥善安置了其他10余名各种原因被大水围困的群众,为他们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港湾。
第二天,一位我院救助的女士主动拿出身上所有的现金1000余元,方便医院在这个特殊时期购买急需物品。
朋友圈的紧急救援
一名刚生产结束的产妇没有奶水,断水断电断网,需要水、食物、奶粉、尿不湿等物品,在朋友圈内发布了求助信息。
纪检委员赵瑞看到以后,就紧急上报院委支委,院委支委高度重视,马上电话联系求助人员,发现对方电话关机,当即派出两队党员志愿者,一队负责去购买所需物品,一队负责去所在小区寻找被困产妇,因没有具体的门牌号,几经辗转才联系上了产妇本人,说是社区人员已经送了所需的物品。我们留下了医院的联系方式,告知产妇,如有需要,随时拨打电话,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赶过来。
“放心,我们一定会到的”
22日下午,医护到家平台收到了一条宝宝需要测黄疸的信息。党员志愿者郭红珍马上联系宝宝父亲孟先生,孟先生说:“现在到处停水停电断网的,我都不抱多大希望,能联系上你们太好了。宝宝明天该检测黄疸了,我们小区现在电梯停运,无法带宝宝出门,你们能来吗?”“放心,我们肯定会去的。”
23日一大早,保健科医师蔡莹莹和中医科护士王北平就提着设备去为宝宝检测黄疸,毫不犹豫地走步梯到十一楼,比预期时间早到了1小时。蔡医生穿戴好防护用品后,动作娴熟地为睡梦中的小宝宝做好了检测,并给宝妈交代好注意事项及健康宣教。随后,两名医护人员又立即奔赴另一个宝妈家提供上门催乳服务。
防汛一线党员显担当
三天来,各院委支委和党员志愿者们在各项防汛救灾工作一马当先,带领大家齐心协力、往来数十趟冒雨接水保障各楼层卫生间清洁,副书记高喜景、纪检委员赵瑞跑了十几家商店购买蜡烛、头灯保障照明需求,党员赵月、郭红珍四处奔波购买饮用水等生活物资,党员翁圆圆等爬上房顶清理建筑垃圾、保障排水通畅............党员们每个人都以实际行动践行“哪里有危险,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让党徽在防汛救灾面前闪闪发亮。
洪水无情人有情,我们团结互助,共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