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南阳11月26日电 近年来,河南省内乡县破题解决乡土人才短缺的桎梏,在乡村描摹“人才振兴图”,围绕引进培育留用等方面施以重磨,加以重彩,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活”上做文章,拓宽引才渠道。加快人才体制改革,打通人才向贫困地区流动的各种障碍,引导企业建成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创业平台,借助省博士服务团和“百名人才进百企”活动,通过挂职、兼职、担任顾问和柔性引进等方式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制定人才政策,召引项目回流、技术回迁的在外人才回乡创业。每年拿出100万元,加大对有成果、带项目、能带动农村发展,产业壮大的人才,给予重奖。采取特事特办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切实打通人才引进“最后一公里”。
在“强”上下功夫,搭建育才平台。坚持因材施教,分层分类建立本土人才“点对点”培养新模式。围绕县域种养殖主导产业选聘一批有产业有技术有经验有意愿的“土专家”“田秀才”组成46人科技服务队,不间断轮流为贫困农民传授农业技术。不断完善“送教下乡,农学交替,弹性学制”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发挥田间课堂实训基地作用,创新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模式,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今年来,共培育8617人。
在“细”处出实招,优化留才环境。创新人才评价,选拔县级拔尖人才,注重向疫情防控一线倾斜、向基层倾斜、向青年人才倾斜,不唯荣誉、唯论文、唯资历,把具有突出贡献、创新引领、示范带头的专技人才作为选拔对象,并择优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建成“诸葛英才服务中心”,在教育、医疗、旅游、交通、住房等方面为人才开通“绿色通道”。加大人才典型宣传,在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中,弘扬一批勤奋务实、敬业奉献的乡土精神,推出一批扎根基层、默默耕耘的乡土典型,在全县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徐浩 柴莹 马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