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南阳11月11日电 近年来,内乡县灌涨镇把化解信访矛盾纠纷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抓手,立足镇域实际,重点突出“三个聚焦”,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首先聚焦项目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灌涨镇把化解重大项目涉及的矛盾纠纷作为服务大局、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成立工作专班,使涉及重点项目实施方面的矛盾纠纷有专人管、专人调,增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针对性、实效性。针对污水管网项目推进,灌涨镇提前介入,开展政策宣传教育,争取群众的最大理解和支持。同时,深入重点区域了解情况,对重点隐患、重点对象、重点人员进行全面排查,着力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在施工过程中,因事施策,灵活、公正处理因政策问题或施工进行中造成的拆地补偿、道路拥挤、噪音扰民等矛盾纠纷10余起。同时坚决打击利用各种借口或手段得到无理赔偿的非法行为,维护正常的施工秩序,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其次是聚焦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化解。聚焦近年来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热点、痛点问题,从细微处入手,坚持问题导向,建立纠纷排查、分析研判、分解任务、化解纠纷的工作机制。近年来,灌涨镇依托镇综治中心,组建村级调解室,担负全镇矛盾纠纷的排查预警、分析研判、调处化解等职责,协调指导社会各方资源,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切实发挥主导、协调作用。健全完善镇、司法所、村三级人民调解网络建设,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各行政村支部书记具体负责协调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多方合力为基层社会稳定扫清“障碍”。
最后是聚焦陈年积怨矛盾纠纷化解。在重点信访问题上,实行领导干部包案制度。按照领导包案分工安排的有关要求,统筹兼顾,科学安排,集中时间和精力,采取领导约访、下访的工作方法,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主动靠前,深入群众,寻找问题的“因”,论问题的“果”,把缠访闹访的“脉”,查访事人员的“症”。全力做好包案对象的息访工作,切实做到案结事了,确保不出现赴京、赴省上访和集体赴市、县上访问题。(徐浩 朱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