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9月,“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接近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总数的一半。
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问题,主要针对党员干部自身履职尽责、攻坚克难中影响高质量改革发展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点统计敷衍塞责,庸懒怠政,不顾地方实际拍脑袋决策,编造假情况、假典型、假数字等行为。
不担当、不作为,懒政怠政是对资源的浪费,对党和政府形象的损害;乱作为、假作为是脱离实际,不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用权任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职责,紧盯这类问题不放,查处的力度不断加大,释放了坚决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的强烈信号。”
除了不正确履行职责外,个别党员干部还通过弄虚作假、瞒报、谎报等方式企图隐藏、遮掩问题,抑或是编造假经验、假典型,煞费苦心假整改等,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党员干部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党员干部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党员干部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党员干部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党员干部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供稿人:滹沱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