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团队双季稻亩产3000斤实现 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今日热榜-资讯-三龙汇之窗网

袁隆平团队双季稻亩产3000斤实现 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

   2020-11-02 16:55:22 互联网三龙汇之窗网24

【袁隆平团队双季稻亩产3000斤实现】11月2日,在衡南双季晚稻试验示范基地内,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晚稻测产结果出炉,平均亩产达到911.7公斤,远超此前881公斤的预测值。

刷新纪录!双季稻亩产突破3000斤

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曾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此次晚稻测产结果出炉,意味着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平均亩产突破1500公斤,达到1530.76公斤,再次刷新原有纪录。此前,袁隆平团队曾屡破超级稻单产700、800、1000、1149公斤的世界纪录。

听到这一结果的袁隆平,连说more than excited!被网友留言“开心得像个孩子”。

事实上,双季稻亩产突破3000斤意义重大。按袁老的话来说,测产成功意味着我们第三代杂交稻取得新的突破,平均亩产比现有的高产杂交稻要增产10%-20%,就是增产100公斤以上。“全国有2亿5000万亩的杂交稻,每亩增产100公斤,可以增产半个湖南省的粮食产量。”

面对双季稻亩产再创新纪录,网友也纷纷表示,“致敬伟大的袁老团队!”“这才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还有网友称,“今晚又有理由多吃两碗饭了。”

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

此次亩产再上新台阶,也代表着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涝、东北台风、草地贪夜蛾等影响,不少人担心国家粮食安全,害怕再次出现“粮荒”。

不过,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夏粮、早稻已丰收到手,分别比去年增产24.2亿斤和20.6亿斤,目前秋粮收割即将结束,丰收已成定局。粮食产量有望连续六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粮安天下,“地”是基础,“技”是支柱。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得益于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这些年,国家引导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联合攻关和试验示范,推进农业技术进村入户。建立起超级稻、矮败小麦、杂交玉米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全覆盖。

这次袁老团队研发的“叁优一号”跟普通稻比,穗子更大,平均每穗有400粒左右,每颗也更加饱满,显微镜下“叁优一号”更宽更“胖”。

此外,10月14日,由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试验种植的耐盐水稻在江苏如东栟茶方凌垦区进行测产,袁隆平“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平均亩产量达802.9公斤,也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总产量增加了54%,单产提高对总产增长的贡献达到66%。”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表示。

此次双季稻单产实现超3000斤,也将给中国的粮食生产带来新的可能。袁隆平称,“下一个目标就是向全国水稻产区推广衡南经验,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三龙汇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www.wlchinajn.com/news/slh20400.html

 
更多>同类资讯
资讯图文
今日热榜
投资财经
营销职场
商家产业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SiteMa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处理与建议邮箱:slhz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