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师范大学启动了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该项目已获国家批准并受到广泛关注。琉球群岛位于中国台湾岛与日本九州岛之间,与中国福建省隔海相望,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历史上,琉球是中国的藩属国,1372年明朝与琉球正式确认宗藩关系,琉球奉中国为正朔。然而,琉球的富足生活引起了日本的觊觎。1609年,日本萨摩藩入侵琉球,并将其纳入领属。1872年,日本明治政府单方面设立“琉球藩”,加速吞并步伐。1879年,日本废除琉球藩,设立冲绳县,琉球王国被正式吞并。从琉球王国到日本冲绳县,这个国家的消失是一场悲剧,关于琉球群岛主权归属的历史与法理争议至今存在。

在历史长河中,曾有一个守礼之邦——琉球。1372年,明朝使者杨载将大明开国的消息带到琉球,中山王派遣王室子弟朝见明太祖。当时琉球尚未统一,除了中山国还有山南国和山北国。两国国王得知中山国与大明亲睦后,也纷纷向明朝遣使朝贡。中琉两国不仅有物质交流,还有人员流动。明太祖朱元璋从福建精选谙熟水文的航海家移民琉球,史称“闽人三十六姓”。这些人在琉球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了琉球的发展。琉球因与中国往来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也引来了日本的觊觎。

16世纪末,日本在丰臣秀吉手中迎来形式上的统一。丰臣秀吉产生了统一世界的幻想,要求琉球出兵并提供军粮跟随其侵略他国。琉球拒绝了这一要求并向明朝禀告。丰臣秀吉失败后,琉球仍未能逃过日本的荼毒。盘踞在日本最南端的岛津家对琉球产生觊觎之心。1609年,萨摩方面以曾在战争中替琉球垫付军资为借口,集结战船百余艘、全副武装的武士三千名,入侵琉球。面对久经沙场且有火器加持的岛津军,琉球守军力不从心。琉球国王尚宁最终被挟持回萨摩,并被迫签署投降誓文《掟十五条》,要求琉球向萨摩纳贡,定期遣使到江户朝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