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航天局的研究人员利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发现,在宇宙大爆炸发生仅约5.7亿年后,某个星系中存在一个正在活跃生长的超大质量黑洞。这一发现有助于揭示黑洞与星系起源的关键机制。

国际研究团队借助韦布的近红外光谱仪,探测到来自CANUCS-LRD-z8.6这一遥远星系的微弱光线。分析显示,该星系中存在一个快速吸积和增长的黑洞,速度远超预期。光谱数据还表明,这个星系非常致密,尚未产生大量重元素,证实其处于演化早期阶段。星系中的气体受到高能辐射的强烈电离,并呈现出快速绕中心源旋转的迹象,这些都是正在吸积的超大质量黑洞的重要特征。
在这个星系中,黑洞的质量与其宿主星系相比显得过大,这表明在早期宇宙中黑洞的增长速度可能远快于其宿主星系。此前天文学家观察到,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通常与其宿主星系有关:星系越大,其中心的黑洞也越大。然而,此次观测结果挑战了这一观点,显示出即使在相对较小的星系中,黑洞也可能已经形成并开始加速增长。这项研究为探索星系、黑洞的形成及其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