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大学生被打和校园该不该开放无关 暴力行为引争议!(图)

2025-07-03 10:20150

7月1日,有网友发文称,6月30日晚,一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在校内体育场跑步时被足球砸中头部,踢球者为校外两名小孩。该学生与小孩家长发生言语冲突后因身体不适倒地,小孩家长持续脚踹学生,最终该学生被救护车送往医院治疗。

大学生被打和校园该不该开放无关

有自称是当事人的网友在上海交大校内论坛表示,自己倒地后短暂昏迷,身体没有明显大碍,但希望追究打人者的责任。

大学生被打和校园该不该开放无关 暴力行为引争议

7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保卫处发布声明称,已成立工作专班,与公安部门协同联动,积极配合依法调查处置。学校坚决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孩子踢球不小心砸到人,家长应及时道歉并妥善处理,如需就医或赔偿也应积极应对。若态度和蔼讲道理,很可能就能化解矛盾。然而此次事件却闹得不可开交,这又会给孩子树立什么样的榜样?

无论冲突的具体起因为何,校外人士进入校园并对学生实施暴力都是极其恶劣的行为,必须依法严惩并予以严厉谴责。在公共场所对他人拳脚相加,不仅伤害了他人的身体,更是对其心理和尊严的践踏。大学校园是教书育人的神圣之地,本应是一片安宁和谐的净土,不应因个别人的冲动和戾气而蒙上阴影。

此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开放的广泛争议。支持者认为,大学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承担社会责任,向社会开放资源,促进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也能帮助大学生融入社会,丰富实践经验。反对者则以此次事件为例,认为过度开放会带来安全隐患,使校园环境变得杂乱喧嚣,干扰正常教学秩序,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其实,大学校门的开放与否并非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寻求一种秩序上的平衡。完全封闭未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开放也不意味着无序和混乱,更不意味着能容忍打人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鼓励大学校园适度开放的同时,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也必须跟上。大学需完善参观预约制度、门禁系统和监控设施,对进入校园的校外人员进行登记和审查,确保其行为符合校园规范;也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校外人员进入大学校园活动和参观,应当带着敬意和欢欣,尊重校园秩序,遵守学校管理规定,增强法治意识与文明素养,共同维护校园的安宁。

学校应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同联动,对于暴力事件要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同时,也要加大对学生安全教育的投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大学校园的开放是一种传播文化、便利民众的善意,体现了大学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对知识共享的追求。不应让不文明、不合法的暴力行为击碎这份珍贵的善意,也不能因噎废食,就此关闭大学校园的开放之门。各方都应携手合力,守护校园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净土,更好地发挥大学作为社会“灯塔”的积极作用,让大学离危险隐患更远一些,就能离开放包容更近一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